提問: 匆匆聚散
分類: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
優(yōu)質回答
中華聯(lián)合人壽又有大動作了!又有一個新的終身重疾險面市了,假設確診了重疾,被保人能夠拿到的賠償最高是200%保額,這樣的保障力度是很優(yōu)秀的!
到底是哪款產品有著這么好的表現(xiàn)呢,那就是——怡欣重大疾病保險。
優(yōu)秀的產品是經得起研究的,下面學姐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款重疾險產品,看看到底有沒有所說的那么優(yōu)秀!
趕時間的朋友也不用太著急,完全可以直接點擊一下,下面的精簡版測評:
《買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之前,先來了解這些真相!》weixin.qq.275.com
一、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保障揭秘!
老規(guī)矩,先來看看產品保障圖:
1、等待期短
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的等待期還是比較短的,為90天,就這樣的等待期而言,還是很好的。
要知道在等待期內出險保險公司可是不承擔保險責任的,所以,等待期的長度是越短越好。
而重疾險的等待期一般情況分為兩種,分別是:90天或180天,總的來說,90天要好一些,被保人能夠更早地得到應有的保障,承受的風險也低一些。
大家要是對等待期想要了解更多的話,大家可以認真地看一看下面的這篇文章:
《等待期內出險保險公司就不賠了?不懂可是要吃大虧的!》weixin.qq.275.com
2、基礎保障沒有缺失
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的基礎保障十分到位,重疾、中癥和輕癥都覆蓋到位了。
銀保監(jiān)會對重疾險的保障內容有著相當嚴格的規(guī)定,必為28種高發(fā)重疾和3種高發(fā)輕癥進行保障,除了這些,其他的病種保險公司是能夠自行添加的。
也因此有有不少重疾險是缺失中癥保障的,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是不大友好的,變相的提高了理賠的門檻。
有著越大的保障范圍,需要被保人自己面對的風險也就小了不少,針對這些問題,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表現(xiàn)的不錯。
3、自帶被保人豁免
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除了可以為大家提供基礎保障,還為大家提供了被保人豁免和身故/全殘/疾病終末期保障。
被保人豁免大家可以認為是,被保人只要是出現(xiàn)了合同約定的情況,后續(xù)的保費也就不用再繳納了,但是就保障而言還是繼續(xù)有效的。這一保障無疑可以將保險的杠桿性發(fā)揮到極致,對被保人還是很有利的。
除了被保人豁免,不少重疾險產品還是選擇提供給消費者投保人豁免保障(可選),投保的時候究竟要不要選擇呢?我們來看看保險專家怎么說:
《保費豁免好不好,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選嗎?》weixin.qq.275.com
二、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怎么樣?
1、中癥賠付比例低
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的中癥賠付比例算是比較低了,只有50%保額,保障力度不是很強。
和目前市場上那些市面上的同類型產品比較,確實競爭力不足。
比如說前不久才推出的凡爾賽plus重疾險,對于中癥最多可直接賠付75%保額,可以說保障力度是非常優(yōu)秀的。
倘若有興趣了解更多關于凡爾賽plus的內容,不妨看看下面的測評文章:
《凡爾賽plus重疾險重磅回歸,深度測評買前必看!》weixin.qq.275.com
2、重疾額外賠不合理
在重疾保障這一塊,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在18周歲之前給予了額外賠服務,只可惜等到18周歲及以上的話,賠付系數(shù)就只有100%保額,所以在額外賠付上一定要清楚只在18歲之前才有的。
通過購買重疾險可以很好的規(guī)避因重疾造成的家庭經濟壓力問題,對于一個家庭的經濟來源基本依靠這個人這類的人群來講,在保障方面更要有多重保障。
重疾額外賠的首次出險普遍在60周歲以前,對比之下,設置額外賠更人性化。
3、缺失高發(fā)疾病二次賠
像癌癥二次賠、心腦血管二次賠這些高發(fā)疾病多次保障,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都是沒有提供的。
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不能滿足那些需要對高發(fā)疾病二次賠付的人群。
現(xiàn)在市場上有很多重疾險產品的可選保障包含高發(fā)疾病保障,供消費者投保的時候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附加。不光擴大保障范圍,還能增加產品的靈活性,對消費者來說更符合需求。
三、學姐總結
結合上文,中華怡欣重大疾病保險表現(xiàn)并不是很突出,結合保障范圍以及賠付力度兩方面情況來看,都應該再做得好一些,應該繼續(xù)加油才行。
假設有朋友近期有投保重疾險意向,不妨看看下方的重疾險榜單,里面都是在保障范圍和保障力度方面都很優(yōu)秀,令人滿意的重疾險產品:
《十大值得買的熱門重疾險大盤點!》weixin.qq.275.com
以上就是我對 "中華怡欣重疾險可單獨買嗎?這么便宜是真的嗎?"的圖文回答,望采納!
全網同號:小秋陽說保險,歡迎搜索!
上一篇: 給15歲孩子配置保險應該注意哪些
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
幫你花更少的錢,買對的保險
關注【小秋陽說保險】
解決你所有的保險疑問
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
閱讀更多文章